1.聘高剑父教授画学
1933年,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著名国画家高剑父受聘为国立中山大学教授。1934年3月,高剑父在国立中山大学开课教授画学,各学院同学报名踊跃,共计二百四十人报名选习画学。
图1:高剑父教授
图2:《东方杂志》(1935年第32卷第20期)刊载高剑父画作《一鸣天下白》
图3:高剑父画作《喜马拉雅山》(1933年)
2.教育研究所创编民族中心制课程、推行小学实验班
1934年2月5日,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设立的小学实验班正式开学。小学实验班是该所创编民族中心制课程的实践,采用新编课程及新编教科书,其内容以民族为中心,以乡土为起点,以世界大同为终鹄。教育研究所崔载阳、方惇颐就该实验课程,发表《根本改造我国小学课程之尝试》(又名《民族中心制小学课程论》)。
图1:崔载阳、方惇颐所发表《根本改造我国小学课程之尝试》
图2: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自编民族中心小学用书(第三学年第一学季“我国民族的建国”)
3.国立中山大学成立工学院、理学院
1934年8月,中大原理工学院分出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二系,同时增设机械工程、电器工程二系,组建成立工学院。院长萧冠英,教授有方棠棣(兼土木工程系主任)、康辛元(兼化学、化工两系主任)、李翼纯、罗雄才、李敦化、古文捷、徐学澥等。原理工学院改称理学院,何衍璿为院长,新学年增聘朱志沂、蔡承云、李歧山、孙宕越、吴尚时等教授、副教授。
图1:《三民主义月刊》1933年第1卷第4期刊载《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筹设之经过及对于高等工业教育之管见》(萧冠英)
图2:工学院院长萧冠英
图3:理学院院长何衍璿
图4:石牌新校工学院之电气机械工程教室建筑照片
图5:石牌新校理学院之化学教室照片
4.杨成志教授出席国际人类与民族科学会议
1934年7月30日至8月4日,国立中山大学杨成志教授应邀赴伦敦出席首届国际人类与民族科学会议,并在会上宣读法文论文《罗罗族的文字及其经典之见》。会后,该论文被译成英文,在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主办的《人类》杂志上发表。
图1:1934年首届国际人类与民族科学会议合照
图2:杨成志云南考察时与独立罗罗的合影(《云南民族调查报告》1930年)
5.广州“文总”六烈士
1933年4月,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简称广州“文总”)在广州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1934年1月,广州“文总”成员遭国民党大搜捕,骨干成员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赖寅仿、郑挺秀、何仁棠等六人即在被捕之列。在狱中,六人坚贞不屈,同年8月在黄花岗被杀害,史称“广州文总六烈士”。其中,凌伯骥、赖寅仿和何仁棠是国立中山大学在读学生,谭国标、郑挺秀分别是中大附中和中大经济系的毕业生,温盛刚是中大代课教师。
图1-6:(上排左起)温盛刚、谭国标、凌伯骥,(下排左起)赖寅仿、郑挺秀、何仁棠
图7:广州“文总”六烈士塑像
6.石牌新校落成
石牌是孙中山先生为国立广东大学亲自选定的新校址。经戴季陶、邹鲁等校长的校舍规划、经费筹措等,新校舍计划分三期建成。1934年秋,石牌新校舍第一期工程完成。是年11月11日,为庆祝中大成立十周年暨石牌新校落成,农、工、法三学院先行迁入新校舍,中大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1935年,中大石牌新校舍第二期工程完成,并于是年11月11日举行大学成立十一周年庆典暨文、法两学院落成纪念。
图1:国立中山大学成立十周年纪念同时举行石牌新校舍落成典礼
图2:邹鲁校长手书校训刻石及孙中山手植之柏
图3:邹鲁校长手书石碑“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图4: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新校全部计划图
7.社会学系成立社会研究所
1934年12月,社会学系筹备成立了社会研究所,用以对社会作科学研究以及培养和造就专门学术人才。1935年,所刊《社会研究季刊》创刊。
图1:《广州民国日报》1934年12月6日报道“中山大学设立社会研究所”及该所规程
图2:《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35年6月27日报道“《社会研究季刊》出版讯”
图3:《社会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一期封面
图4:《社会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一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