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清癯、身形瘦削、精神矍铄,一位广东梅县籍经济学家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台。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一批为祖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再度受到关注。
“稳健改革派”代表、“玉泉山人”雅号,是述说张卓元贡献的关键词。而回首其在广东梅州的成长经历,自有一番“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动人面貌。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少年,因有兄弟姐妹扶持、良师益友指引,芝兰玉树,尽展芳华。直至今日,已逾鲐背之年的张卓元志趣不改,仍关注中国思想史及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界“常青树”葱郁依旧。
稳中求进 学术常青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作出重大贡献。”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现场,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张卓元稳步登上颁奖台,随之响起的颁奖词简明扼要概括其经济研究取得的突出贡献。
从1954年大学毕业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后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开始算起,张卓元的经济研究生涯已经走过70个年头,被称作经济学界的“常青树”。70年来,从价值规律到价格改革再到国企改革,他的目光和视角无不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张卓元对价值规律的探寻有了新的成果,提出以市场化推进价格改革的主张。1981年9月,张卓元和何建章发表《计划 市场 价格》,首次提出“对物价管理体制和价格体系要进行根本变革”,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随后的岁月中,张卓元不断深耕,形成了很多专业成果,并在和不同意见的争辩中,逐渐形成了“稳进性”改革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在1990年发表的《经济发展和改革都要稳中求进》,文章写到“改革的步子稳一些,改革的时间可能拖得长一些,改革的成本可能高一些,但却不容易翻船,能够避开大的风险,比较顺利地到达彼岸。”
和吴敬琏、林毅夫等知名经济学家一样,张卓元也参与了一系列的座谈会,并在会上就建立合理的价格结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关系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
在随后的1993年,张卓元参与的文件起草组用了近半年时间,完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工作。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张卓元先后参加了13次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他的老朋友吴敬琏为此赠他“玉泉山人”雅号。张卓元回忆,参与中央文件的起草工作,每次印象都很深刻。比如党的十六大报告,起草组的专家们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起草、修改、调整、打磨,“在大的提纲下,大家分组展开充分讨论,然后再反复修改,小到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可以说,每份中央文件的出炉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博览群书 志趣萌发
“如果说我在经济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成果,那主要是因为我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这对做学问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兴趣,肯定做不出来好成果。”张卓元经济学思想之萌蘖还要追溯至其梅州求学时期。
俯瞰梅州梅江河流域,周边镇村一衣带水,紧密相连。1933年,张卓元出生于广东梅县区城东镇石下村一普通农民家庭。城东镇党委副书记周海胜介绍,城东镇旧名为东厢堡,1950年设为城东乡,1987年改为现名。
梅县属客家地区,素有崇文重教传统,不管再穷都会送孩子上学。在张卓元印象中,父亲不动手打人,但很严厉,会督促子女读书。他在5岁时就随长兄卓甫步入学堂,11岁即升入梅州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大量西方哲学、经济学著作被译介出版,在梅州中学就读的张卓元因此得以接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新知。
“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比较厚,图书馆看不完,应该是向同学借阅的。”在看到资本家将大量牛奶倒入河中,张卓元既感新鲜又觉得不可思议,对经济学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此外,张卓元当年经常翻阅的还有《新闻天地》等书刊,很多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党的主张、创新理论都是从阅读中获知。
1950年,张卓元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高考,被中山大学经济系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同时录取。缘于对经济学的志趣,张卓元进入岭南文化学术首府求学。“当时好些名教授我们都非常崇拜,立志要像他们一样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学者专家。”回首70余年的学术生涯,张卓元坚称,一生能够在经济学领域有所斩获,最主要是因为兴趣二字。
梅江两岸多梅花,梅州得名亦有梅花之故。张卓元的弟子房汉廷提及,老师对梅花情有独钟,深切记得梅州中学的校花是品格高洁的梅花。其一生孜孜不倦,求学上进,也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写照。张卓元的兄长张卓甫家中留存与弟弟妹妹的合影,“兄弟姐妹共十人,卓元排行老二。通过勤学苦学,有7人考取大学,从梅州走向全国各地。”
故乡如筝 牵系终生
在家乡的时光,除却磨砺“宝剑锋”,还有不少趣事留存心间。张卓元幼时常与同伴于周溪河中游泳戏水,“父母害怕出事故,不让下河游泳。于是我们只好偷偷去学,游完泳等裤子快干了,才敢回家。”
周溪河流经梅县区城东镇,南流至梅江区状元桥后汇入梅江。沿河历来种有很多梅花,每当梅花盛开之时点缀乡村,美不胜收。如今,清澈如初的周溪河两岸碧道蜿蜒,错落分布其间的嘉应学院、梅州中学、梅县高级中学,令这里花香之外更有书香。而新近打造的“梅花长廊”又为此地平添许多人气。
“奶奶住在农村,自己种地、养鸡。春节时,吃上一碗奶奶做的鸡蛋米粉也是快乐的事情。”在张卓元的回忆中,平时一家人住在位于市区铺庭路的金银铺里,逢年过节才回城东镇石下村的祖屋。兄弟姐妹与祖母同卧一张大床,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祖母“多做善事,努力向上”的谆谆教导至今仍历历在目,令张卓元终生受用。
“卓元性格温和,从小优秀。照顾弟妹,体谅叔姆。”张卓元称呼堂弟张作亮的母亲为叔姆。张作亮自参军复员后便一直留在梅州工作,今年已81岁的他仍然记得堂哥“总是告诉哥哥及弟弟妹妹,要对叔姆好”。
位于周溪河岸的石下村树木葱郁,距离城区大约8公里。砖瓦结构的建筑分布竹林、果树林中,有些保留围屋形态,有些则是新修建的小四合院。“当年卓元随父母居住在城里的金银铺。每当返乡时,还不会走路的弟弟妹妹就坐在箩筐里,卓元妈妈挑着小孩,从铺庭路步行1个多小时回石下村。”张作亮说。
张卓元的祖屋为两层建筑,大部分仍完好。其家所在的左上堂因年久失修,部分坍塌,二楼木栏杆和窗花留存尚好。石下村党委书记张本增坦言,祖屋保存珍贵的文化记忆,借此能让更多人认识到这棵生长自梅县的“常青树”在经济学领域的作为与贡献。
虽日常在北京居住,但张卓元及其家人与家乡联系紧密。获颁殊荣后,梅县区第一时间发去家乡人的问候和贺信。张卓元随后也回信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关心。而张卓元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平近年也被特聘为梅州市“百千万工程”智库专家。
母亲尚在人世时,张卓元每年都会回到家乡广东梅县。初时先到广州住一晚,第二日早上6时搭乘班车,历时13个小时回到家乡。后来就从北京直飞潮汕机场,再转车至梅州。近来听闻梅龙高铁开通后,梅州到广州、深圳由5个小时缩短到2小时内,张卓元也显喜色,“梅江两岸治理后很漂亮,文旅产业发展有前途。大湾区发展前景广阔,定将带动家乡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410/16/content_10114773.html